乐观看待无需信任:EigenLayer AVS 将以廉价技术率先点燃 Web3 隐私计算赛道

分析1 年前发布 6086比...
49 0

原作者: @Web3 马里奥

引言:EigenLayer AVS 上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除了其官方长期指导的 EigenDA 和 Layer 2 等相关用例之外,笔者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 EigenLayer AVS 似乎对隐私计算赛道的项目很有吸引力。目前已经上线的 9 个 AVS 中,有 3 个属于这个赛道,包括两个 ZK 协处理器项目 Brevis 和 Lagrange,以及一个可信执行环境项目 Automata。因此,我决定对 EigenLayer AVS 进行一次详细分析。人工智能领导调查,探讨 EigenLayer AVS 对相关产品和未来的重要性 发展 趋势。

“廉价安全”的吸引力是 EigenLayer AVS 生态系统成败的关键

随着 TVL 正式突破 150 亿美元,EigenLayer 的开局非常梦幻。当然,我认为大部分资金都是为了获得潜在的空投收益,但这无疑为 EigenLayer 进入下一个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个阶段的关键在于 AVS 生态的成败,因为 AVS 的费用收入规模决定了 EigenLayer 从补贴期过渡到成熟期的时机。

关于 EigenLayer 的技术细节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简单来说,EigenLayer 通过复用以太坊 Pos 的共识能力,也就是所谓的 Restaking,来打造一个廉价的共识层协议。首先我想谈一下 EigenLayer 的核心价值,在我看来,EigenLayer 的核心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

* 将共识层与执行层解耦,以便更好地应对大规模或高成本的数据处理和共识 :一般来说,主流的区块链协议都被认为是一种执行成本高,但执行效率低下的解决方案。其执行成本高的原因在于区块空间的竞争,这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我们知道,基于区块链的执行环境通常采用市场机制来调整其节点计算资源的分配,即出价高者优先执行,执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当需求上升时,公平价格就会不断上涨,执行成本必然上升。执行效率低下来自于区块链技术最初的设计就是成为电子货币结算系统,而交易数据的处理是时效性的,因此执行层不得不采用串行的方式进行设计,这导致其在处理大多数对时效性不敏感的场景时效率较低,比如社交网络、AI训练等场景。

将共识层与执行层解耦,一方面可以让应用开发者设计一个专门的执行环境,通常称为应用链或者 Layer 3,这样它的用户就可以摆脱与其他应用用户的竞争关系,降低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让开发者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出适应性更强的执行层,提高执行效率。

* 共识即服务,将共识产品化、资源化,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 :我想经历过 Layer 1 百家争鸣时代的人都会统一感叹,共识层的建立通常昂贵而艰难,为了维持自己的共识安全保障,可能是算力,也可能是质押资金,在产生足够的盈利之前,它们处于补贴阶段,成本并不低。通常补贴的标的物是挖矿获得的 token 收益,只有少数成功的协议能够成功过渡到依靠自己的收益能力也就是手续费收入来维持足够的共识能力。比如以太坊经济模型的转型。这种高昂的启动成本让很多创新应用望而却步,因为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应用的执行环境,或者自己搭建应用链,成本太高,面临很大风险。这使得 Web3 行业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目前 Web3 技术方案的演进,基本已经被以太坊的技术路线所吞没。

通过将共识变成服务或产品,创新应用有了另一种选择,那就是按需求购买共识服务。例如,对于一个创新应用,假设前期整个应用的托管资金量为 100 万美元,那么这意味着只要购买 100 万美元以上的 PoS 共识,其执行环境的安全性就能得到保障,因为作恶的经济成本是负的。随着应用的发展,可以灵活定量地购买共识服务。这降低了创新应用的启动成本,降低了其风险,充分发掘了市场潜力。

* 廉价的共识源 :最后一点是,EigenLayers 共识源头重用了以太坊的 PoS 资金,这意味着对于只能获得一层收益的 PoS 质押者来说,参与 EigenLayer 可以获得额外一层的收益。这让 EigenLayer 巧妙地将自己与行业领导者以太坊从竞争关系转变为共生关系,降低了自身吸引共识资金的成本。这也让它在定价方面,比如 AVS 协议的共识购买费,相较于其他协议具有优势,对创新应用更有吸引力。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聪明的举动。

以上三点使得 EigenLayer 相较于其他 Web3 执行环境,能够为 Web3 应用提供更廉价的安全源,从而带来更低的执行成本、更好的可扩展性以及更灵活的商业模式。因此,我认为 EigenLayer AVS 生态能否活跃起来,关键在于 Web3 应用能否被这种廉价的安全所打动,并大批量迁移到生态中。

使用成本是制约Web3隐私计算赛道发展的根本原因

讨论完 EigenLayer 的核心价值,我们再来看看 Web3 隐私计算赛道的困境。笔者并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所以重点讲了目前已经上线的 AVS 中隐私计算相关项目的赛道现状。也就是所谓的 ZK 协处理器。相信大部分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的密码产品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即使用成本过高阻碍了使用场景的推广。

看起来,ZK协处理器这个概念从何而来,其实并不十分重要。顾名思义,该赛道相关产品的初衷就是利用零知识证明算法,为目前主流的区块链系统提供协处理器服务,使其能够将复杂且昂贵的计算操作卸载到链上,通过零知识证明保证执行结果的正确性。这种模块化思想最经典的例子就是CPU与GPU的关系,将CPU架构不擅长的图像处理AI训练等并行计算操作交给另一个独立模块GPU来处理,提高执行效率。

一个经典的 ZK 协处理器项目的技术架构基本如下,这是该领域的领军者之一 Axiom 简化的技术架构。简单来说,当用户有复杂计算的需求时,可以使用 Axioms 的链下服务计算出结果,并生成相关的 ZK Proof 证明。然后 Axiom 会将结果和证明作为参数,调用 Axioms 的链上验证合约。合约依赖于 Axiom 提供给链上的执行结果、执行证明,以及交易 merkle root 等整条链的关键区块信息(维护整条链关键信息的过程也是无需信任的)。这三部分数据通过链上验证算法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验证通过后会通过回调函数将结果通知给目标合约,触发后续操作。

乐观看待无需信任:EigenLayer AVS 将以廉价技术率先点燃 Web3 隐私计算赛道

一般认为,证明生成过程是一个计算密集型操作,而证明验证则相对较轻。从 Axioms 文档中我们知道,链上进行一次 ZK Proof 验证操作所需的验证 gas 费用约为 42 万,也就是说如果 Gas Price 为 10 Gwei,用户需要支付 0.0042 ETH 进行验证。假设 ETH 的市场价格为 $3,000,则成本约为 $12。这样的成本对于普通 C 端用户来说还是太高了,大大限制了这款产品潜在使用场景的构建。

以 ZK 协处理器项目经常推广的场景——Uniswap VIP 计划为例。Uniswap 可以利用 ZK 协处理器为其交易者设置类似 CEX 的忠诚度计划。当交易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累计交易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协议将对该交易者进行返利或降低交易费。考虑到累计交易量的计算是一项复杂的操作,Uniswap 可以利用 ZK 协处理器解决方案将计算卸载到链下,降低计算成本的同时避免对链上协议进行大规模修改。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假设Uniswap上线了一个VIP活动,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过去一个月累计交易量超过$1,000,000,即可享受免手续费。某交易者选择在Uniswap的0.01%手续费池中进行交易,当用户单笔交易量为$100,000时,交易手续费为$10,但验证成本为$12)。这样会削弱用户参与该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活动的门槛,最终受益的只会是鲸鱼。

类似的案例在相关的纯ZK架构产品中应该不难找到,无论是用例还是技术架构都很棒,但我认为使用成本是阻碍相关产品拓展使用场景的核心制约因素。

从 Brevis 变换中,我们可以看到 EigenLayers 廉价安全性对相关产品的虹吸效应

那么我们来看看最早的 AVS 之一 Brevis 是如何受到 EigenLayer 的影响的。我希望这能说明 EigenLayer 凭借其“廉价安全性”对相关密码产品具有明显的吸引力。

Brevis 本身的定位是 ZK 协处理器。2023 年初首次推出时,它的定位是 全链数据计算验证平台 当然,这本质上和 ZK 协处理器没什么区别,只是后者更酷而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Brevis 一直使用上述所谓的 Pure-ZK 方案运营。这使得其使用场景难以推广,而在 4 月 11 日的一篇博文中,其宣布与 EigenLayer 合作,并推出了一种新的加密经济学 + ZK 证明方案 Brevis coChain。在这个方案中,验证层从以太坊主网移到了 AVS 维护的 coChain 上。

乐观看待无需信任:EigenLayer AVS 将以廉价技术率先点燃 Web3 隐私计算赛道

当用户有计算需求时,客户端电路计算结果并生成相关ZK Proof证明,通过链上智能合约向Brevis coChain发送计算请求。AVS在监听到请求后,对计算的正确性进行验证,通过后将相关数据打包压缩发送到以太坊主网,并断言结果的正确性。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和其他乐观验证方案一样,会进入挑战期,挑战者可以提交相应的ZK错误证明对某个结果提出异议,争取将作恶者没收。没收期过后,AVS会通过链上合约利用目标合约的回调完成后续操作。考虑到隐私计算大部分话题都是通过数学来考虑如何去信任,我更愿意将这种方案称为乐观不信任方案(optimistic trustlessness)。

同样,Lagrange 和 Automata 想必也经历了同样的心路历程,最终转而使用 AVS 推出了乐观的免信任解决方案。这种方案的好处在于,它大大降低了验证成本。因为在获得正确结果的过程中,不再需要高成本地在链上验证计算,而是乐观地信任 EigenLayer 共识层的处理结果和 ZK 欺诈证明带来的安全性。当然,从对数学的信任转向对人性的信任,在 Web3 领域肯定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我觉得相对于它带来的实用性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而且,这种方案将有效打破验证成本对使用场景推广的制约。相信很快还会有很多更有趣的产品推出。

这个方案对其他隐私计算赛道产品也具有示范效应。考虑到这个赛道还处于蓝海阶段,相比竞争激烈的rollup相关赛道,应该更有利于新范式的推广。相信AVS生态会率先迎来隐私计算赛道的爆发。由于作者非密码学相关,写作过程中难免有疏漏,还望高手指正。

本文来源网络:看好去信任化:EigenLayer AVS 将以廉价安全率先点燃 Web3 隐私计算赛道

相关:为什么本轮牛市不能复制 2021 年的山寨币季?

原文作者:Distilled 原文翻译:TechFlow 简介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全心全意地关注着山寨币市场。然而,市场上一直有一个疑问:期待已久的类似 2021 年的山寨币季节尚未出现。在这里,我将解释原因并提供优化山寨币策略的建议。 让我们首先定义“山寨币季节”。 定义:当山寨币跑赢比特币 ($BTC) 且价格全线飙升时。这是一个山寨币繁荣的时期,市场中弥漫着兴奋的情绪。 可以把它想象成水涨船高。这就是强劲的山寨币季节所能做的事情,它推动了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 驱动力是什么?大量涌入市场的流动性。 跟踪流动性流动 从历史上看,曾有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