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_install_ios_web icon_install_ios_web icon_install_android_web

告別基礎建設熱,迎來應用黃金時代?

分析4 個月前發佈 6086比...
36 0

原作者:阿德里安

原文翻譯:魯夫、前瞻新聞

歷史上每個加密週期的最大投資回報都是透過儘早押注新的底層基礎設施原語(PoW、智慧合約、PoS、高吞吐量、模組化等)來實現的。如果我們查看 Coingecko 上排名前 25 的代幣,我們會發現只有兩個不是 L1 區塊鏈原生的(不包括錨定資產):Uniswap 和 柴犬。這個現象由 Joel Monegro 於 2016 年首次提出理論,他提出了 胖協議理論 。 Monegro 認為,Web3 和 Web2 在價值累積方面最大的區別在於,加密貨幣基礎層累積的價值大於其上構建的應用程式捕獲的價值總和,而價值來自:

  • 區塊鏈具有一個共享資料層,交易在該層上結算,促進正和競爭並實現無需許可的可組合性。

  • 代幣 升值->引入投機參與者->初始投機者轉換為用戶->用戶+代幣升值吸引開發者和更多用戶等,這條路徑形成正飛輪。

告別基礎建設熱,迎來應用黃金時代?

快進到 2024 年,最初的論點在無數次行業爭論中倖存下來,並且行業動態中出現了一些結構性變化,挑戰了 Fat 協議理論的最初主張:

1.區塊空間的商品化:隨著以太坊區塊空間的溢價,具有競爭力的L1已經崛起並成為資產類別的定義者。競爭性 L1 的估值通常高達數十億美元,幾乎每個週期,建造者和投資者都會被競爭性 L1 所吸引。每個週期都會出現新的差異化區塊鏈,這讓投資者和用戶興奮不已,但最終成為幽靈鏈(例如卡爾達諾)。雖然也有例外,但總的來說,這導致市場上的區塊空間過多,而沒有足夠的用戶或應用程式來支援。

告別基礎建設熱,迎來應用黃金時代?

2.基礎層的模組化:隨著專用模組化組件數量的增加,基礎層的定義變得越來越複雜,更不用說解構堆疊的每一層所產生的價值了。然而,在我看來,這種轉變是肯定的:

  • 模組化區塊鏈中的價值是分散在整個堆疊中的,對於單一組件(例如Celestia)來說,要獲得比整合基礎層更高的估值,需要其組件(例如DA)成為堆疊中最有價值的組件,並具有“應用程式” ” 建立在其之上,比整合系統具有更多的使用量和費用收入;

  • 模組化解決方案之間的競爭推動了更便宜的執行/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進一步降低了用戶的成本

3. 邁向鏈抽象的未來:模組化本質上會造成生態系的碎片化,進而導致繁瑣的使用者體驗。對於開發人員來說,這意味著在哪裡部署應用程式有太多的選擇;對於用戶來說,這意味著要克服許多障礙,從X 鏈上的應用程式A 轉到Y 鏈上的應用程式B。了解底層鏈的情況下與加密應用程式進行互動。這種願景被稱為鏈抽象。現在的問題是,鏈抽象未來的價值將在哪裡累積?

我相信加密應用程式是我們建構基礎設施方式轉變的主要受益者。具體來說,以意圖為中心的交易供應鏈,具有訂單流排他性和用戶體驗和品牌等無形資產,將日益成為殺手級應用程式的護城河,使它們能夠比今天更有效地商業化。

訂單流的排他性

自從以太坊合併以及 Flashbots 和 MEV-Boost 的推出以來,MEV 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曾經由搜尋者主導的黑暗森林現在已經演變成部分商品化的訂單流市場,而當前的 MEV 供應鏈主要由驗證者主導,他們以供應鏈每個參與者的出價形式捕獲約 90% 的 MEV。

告別基礎建設熱,迎來應用黃金時代?

以太坊的 MEV 供應鏈

交易供應鏈中的大多數參與者對驗證者從訂單流中獲取大部分可提取價值感到不滿。用戶希望因產生訂單流而獲得補償,應用程式希望保留用戶訂單流的價值,搜尋者和建構者希望獲得更大的利潤。因此,追求價值的參與者已經適應了這種變化,並嘗試了多種策略來提取阿爾法,其中之一就是搜尋者與建構者的整合。這個想法是,包含搜尋者打包塊的確定性越高,利潤就越高。大量數據和文獻表明,排他性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取價值的關鍵,擁有最有價值流量的應用程式將擁有定價權。

這與Robinhood的商業模式類似。 Robinhood 將訂單流出售給做市商並獲得回扣,以維持「零費用」交易模式。 市場 像 Citadel 這樣的製造商願意為訂單流付費,因為他們可以從套利和資訊不對稱中獲利。

透過私人記憶體池進行的交易數量的增加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最近以太坊上的私人記憶體池份額創下了 30% 的歷史新高。應用程式實現所有用戶訂單流的價值被提取並洩漏到 MEV 供應鏈中,並且私密交易允許圍繞黏性用戶進行更多的可自訂性和商業化。

告別基礎建設熱,迎來應用黃金時代?

https://x.com/mcutler/status/1808281859463565361

隨著鏈抽象時代的到來,我預計這種趨勢將會持續下去。在以意圖為中心的執行模型下,交易供應鏈可能會變得更加分散,應用程式將其訂單流引導至可以提供最具競爭力的執行的求解器網絡,從而推動求解器競爭,從而壓低利潤率。然而,我預計大部分價值捕獲將從基礎層(驗證器)轉移到面向用戶的層,其中中間件組件很有價值,但利潤率較低。可以產生有價值的訂單流的前端和應用程式將對搜尋者/解決者擁有定價權。

告別基礎建設熱,迎來應用黃金時代?

未來累積價值的可能途徑

今天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貸款協議回收了本來會流向驗證器的清算投標訂單流,利用特定於應用程式的排序(例如預言機可提取價值拍賣、Pyth、API 3、UMA Oval)的利基訂單流。

使用者體驗和品牌是可持續的護城河

如果我們進一步細分上述30%的私密交易,大部分來自TG Bot、Dexes、錢包等前端:

告別基礎建設熱,迎來應用黃金時代?

儘管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加密原生用戶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很短,但我們終於看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品牌和使用者體驗都可以成為有意義的護城河。

使用者體驗:透過在網路應用程式上連接錢包來引入全新體驗的替代前端無疑會吸引需要特定體驗的用戶的注意。一個很好的例子是 Telegram 機器人,例如 BananaGun 和 BONKbot,它們已經產生了 $1.5 億 費用方面 並允許用戶透過 Telegram 聊天輕鬆交易 Memecoin。

品牌:加密領域的知名品牌可以透過贏得用戶的信任來提高費用。眾所周知,錢包內應用程式交換的費用非常高,但這是一種殺手級的商業模式,因為用戶願意為便利付費。例如,MetaMask 互換每年產生超過 $2 億的費用。 Uniswap Labs 前端費用互換自推出以來已淨賺 $50 萬,以官方前端以外的任何方式與 Uniswap Labs 合約交互的交易不收取這筆費用,但 Uniswap Labs 收入仍在增長。

這表明應用程式中的林迪效應與基礎設施中的林迪效應一致甚至更明顯。通常,新技術(包括加密貨幣)的採用遵循某種 S 曲線,當我們從早期採用者轉向主流用戶時,下一波用戶將不那麼成熟,因此對價格不那麼敏感,從而使品牌能夠達到以創造性方式貨幣化的臨界質量。

告別基礎建設熱,迎來應用黃金時代?

加密貨幣的S曲線

結論

作為一名主要關注基礎設施研究和投資的加密從業者,這篇文章絕不是否認基礎設施作為加密領域可投資資產類別的價值,而是在思考全新的基礎設施類別時心態的轉變。這些基礎設施類別使下一代應用程式能夠為 S 曲線以上的用戶提供服務。新的基礎設施原語需要在應用程式層級帶來全新的用例才能吸引足夠的注意力。同時,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在應用層面上存在著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使用者所有權直接引導價值累積。不幸的是,我們可能已經過了 L1 的市場階段,押注每一個新的閃亮 L1 都會帶來指數級回報,儘管那些具有有意義的差異化可能仍然值得投資。

即便如此,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和理解不同的「基礎設施」:

  • 人工智慧:一種能夠自動化並改善最終用戶體驗、計算和推理的代理經濟 市場 不斷優化資源分配,以及擴展區塊鏈虛擬機器運算能力的驗證堆疊。

  • CAKE 堆疊:我上面的許多觀點表明,我相信我們應該走向鏈抽象的未來,而堆疊中大多數組件的設計選擇仍然很大。由於基礎設施支援鏈抽象,應用程式的設計空間自然會成長,並可能導致應用程式/基礎設施之間的差異變得模糊。

  • DePIN: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相信 DePIN 是加密貨幣的殺手級現實用例(僅次於穩定幣),這一點從未改變。 DePIN 充分利用了加密貨幣所擅長的一切:透過激勵、引導市場和去中心化所有權來無需許可地協調資源。雖然每種特定類型的 DePIN 網路仍然有特定的挑戰需要解決,但驗證冷啟動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巨大的,我很高興看到具有行業專業知識的創始人將他們的產品帶入加密領域。

原文連結

本文來自網路:告別基礎設施熱,迎來應用黃金時代?

相關:打破資料束縛,INTO 為 Web3 使用者賦能的旅程

在Web3的新世界裡,一場關於使用者主權的革命正在悄悄發生。在這場革命中,作為Web3社交領域的先驅,INTO正在透過SBT(Soul Bound Token)身分系統和基於智慧合約的資料儲存等創新技術重新定義使用者與平台之間的關係。它不僅是打造一個社群平台,更是開創一個尊重用戶權益、回歸服務本質的新時代。 1.使用者主權是Web3的核心主張?在Web3的世界裡,使用者主權不再是可選的附加功能,而是成為專案成功的關鍵因素。這背後有著深刻的技術、社會和經濟邏輯。首先,從技術角度來看,...

© 版權聲明

相關文章